摘要

民国初年,在实施新教育的形势下,中学国文教科书的变革悄然而起。首先,它在承接清末以古文教育为主导内容体系的基础上响应时代的呼唤引入了现代应用文字;其次,在文章观念变革和美育思想的推动下,清末不被重视的骈文辞赋和诗词等美术文字受到了青睐,被选入绝大多数中学国文教科书;再次,出于传承本国文化的自觉和保存国粹的需要,中学国文教科书开始积极选择并收录经史、诸子等传统旧学内容。换言之,民初中学国文教科书的编制已表现出对传统古文教育的疏离,呈现出由古文、现代应用文字、美术之文和传统旧学等内容构成的新旧交织的知识状况,从而为新文化运动时期国文教育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