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在真实世界儿科临床应用药物不良事件(ADE)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WHO全球个例安全性病理报告(VigiBase)数据库、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药品不良事件自发呈报系统(FAERS)数据库及欧洲药品管理局药物警戒(Eudra Vigilance)数据库中0~17岁人群中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阿比多尔及利巴韦林的ADE报告数据。运用描述分析和比值比(ROR)数据挖掘算法检测药物安全信号。结果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和早产的ADE报告较多,且应注意其在脂质代谢、胃肠道系统和药物相互作用方面的ADE。利巴韦林高危安全信号主要集中在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精神病类疾病、眼器官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和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阿比多尔的ADE报告数量较少。结论儿科临床应用上述抗病毒药物时需谨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有可能对胎儿有影响,应注意利巴韦林在血液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

  • 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