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夏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作者:陈朝阳; 魏建伟; 陈淑萍; 彭海成; 谢俊良; 岳海旺*; 卜俊周*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2019, 17(08): 2749-2760.
DOI:10.13271/j.mpb.017.002749

摘要

为客观准确评价多点鉴定试验中玉米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以及试点辨别力和代表性,探明适合黄淮海夏玉米多点鉴定试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方法。本研究借助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方法对2017年黄淮海夏玉米新品种多点鉴定试验中10个不同基因型品种在15个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试点环境辨别力和代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是产量变异的主要来源。‘衡玉1587’和‘衡玉321’综合表现较好,属于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均较好的品种。‘伟科702’稳定性较好但丰产性较差,‘浚单20’丰产性较好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在适宜地区推广种植。河北深州和山东德州具有较强辨别力和代表性,‘衡玉1587’和山东德州分别是理想品种和理想试点。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两种方法优势互补,可以用来作为分析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理想工具。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