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语境中,"启蒙"的本土内涵包括"阶级解放"和"民族独立"两方面内容。在这两个范畴的共同定义下,"中国人民"是一个相当具有症候色彩的概念,是社会主义启蒙的核心概念,也是《人民画报》在社会主义启蒙中向读者普及的关键身份概念。本文从刊物本身国有性和视觉性两种属性出发,发现《人民画报》通过独特的视觉表征实践与阅读实践,使具象化的国家权力作为抽象的"中国人民"的替代象征,帮助读者在想象中建构起来自身与"中国人民"之间的关系,使读者认同、接受和内化"中国人民"这一身份,由此成为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启蒙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