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在我国护理工作中实施SBAR标准沟通模式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交接平均耗时、病人及医务人员满意度,评价其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广泛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Wiley Interscience、OVID、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同时通过参考文献追溯和手工检索方法补充文献,查找对国内医院应用SBAR标准沟通模式后进行效果评价的研究文献(干预时间≥6个月),检索时限至2016年11月。[结果]最终纳入2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交接过程中应用SBAR标准沟通模式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OR=0.24,95%CI(0.22,0.27),P<0.000 01];亚组分析显示,在护理转运交接中应用SBAR效果尤为显著[OR=0.22,95%CI(0.17,0.27),P<0.000 01];交接平均耗时降低[MD=-7.18,95%CI(-8.77,-5.60),P<0.000 01];病人满意度提高[OR=5.08,95%CI(4.07,6.33),P<0.000 01],医务人员满意度提高[OR=4.30,95%CI(3.39,5.45),P<0.000 01]。[结论]SBAR标准沟通模式较普通沟通模式相比存在优势,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交接耗时,提高病人及医务人员满意度。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