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肾气丸联合髓芯减压术、人牙髓基质干细胞(h DPSCs)移植对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只日本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髓芯减压组(以下简称髓减组)、髓芯减压+干细胞移植组(以下简称髓减干移组)、髓芯减压+干细胞移植+加味肾气丸组(以下简称髓减干移加味肾气丸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通过肌肉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正常组肌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正常组和模型组造模期间不予任何干预,髓减组于造模第4周给予髓芯减压术治疗,髓减干移组于造模第4周后予髓芯减压术+h DPSCs移植治疗,髓减干移加味肾气丸组在开始造模第1天即开始进行加味肾气丸灌胃治疗,每周2次,连续灌胃12周,于造模第4周后予髓芯减压术+h DPSCs移植治疗。比较各组造模第12周空骨陷窝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情况,并通过Micro CT检测计算各组造模第12周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 Th)、骨小梁数量(Tb. N)、骨小梁分离度(Tb. Sp)、结构模型指数(SMI)、骨密度(BMD)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造模第12周空骨陷窝率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髓减组、髓减干移组、髓减干移加味肾气丸组造模第12周空骨陷窝率均降低(P <0.05),且3个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髓减干移加味肾气丸组水平最低,其次是髓减干移组,最后是髓减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造模第12周后血清VEGF水平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髓减组、髓减干移组、髓减干移加味肾气丸组造模第12周血清VEGF水平均升高(P <0.05),且3个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髓减干移加味肾气丸组水平最高,其次是髓减干移组,最后是髓减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造模第12周BV/TV、Tb. Th、Tb. N、BMD均降低(P <0.05),Tb. Sp、SMI均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髓减组、髓减干移组、髓减干移加味肾气丸组造模第12周BV/TV、Tb. Th、Tb. N、BMD均升高(P <0.05),Tb. Sp、SMI均降低(P <0.05); 3个治疗组组间比较,髓减干移组、髓减干移加味肾气丸组造模第12周BV/TV、Tb. Th、Tb. N、Tb. Sp、SMI改善均优于髓减组(P <0.05),髓减干移加味肾气丸组BV/TV、Tb. N、Tb. Sp、SMI改善均优于髓减干移组(P <0.05)。结论加味肾气丸联合髓芯减压术、h DPSCs移植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坏死股骨头血管再生,改善局部血运,促进骨细胞增殖,促进骨组织修复,多种方案联合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 单位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