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强度人类活动深刻改变了山水林田湖草等非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态,其转用过程和规律特征仍有待揭示。文章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地学信息图谱分析方法,系统探究苏州1995—2020年非建设用地转用的时空特征,以期为山水林田湖草等非建设用地的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非建设用地以耕地为主体持续减少,水域面积略有增加;2)非建设用地转用呈现为初始平缓、快速缩减和稳定恢复3个阶段;3)非建设用地转用由城镇向乡村地带缓慢过渡,耕地主要流向城镇用地,水域和林地则多流向农村居民点;4)非建设用地转用为建设用地整体呈现“一环三线多点”模式,沪苏锡通道沿线及太湖东部、长江南岸是其转用的热点区域。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