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北宋时期大晟雅乐乐器的制造和使用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刘“中、正”理论为主,后期以蔡攸“太、正、少”理论为主。因此,政和八年(1118年)之前,大晟雅乐乐器分为三组,分别是正声、中声和清声;在政和八年之后,蔡攸提举大晟府后,废除了中声、清声,改用太声、正声和少声。本文对北宋时期大晟雅乐乐器进行研究和分析。据《宋史·乐志》记载,大晟乐府的出现,对北宋乐议有着决定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