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欧阳修的史学成就与其丰富而深邃的史学思想密不可分,而其史学思想又以其易学思想为哲理基础。在历史变易观上,欧阳修从“《易》道占其变”,变通是“天地之自然”,物极必反是万物变通的规律,“物极而不变则弊”等易学变通思想出发,肯定历史的变易性,坚持以“本末”的观点来看待历史,强调历史变易“有渐积”,进而提出具体的改革时弊主张;在历史盛衰观上,欧阳修认为“《易》之为说”是“止于人事”,虽然不否认天地鬼神的存在,但天人同情,“修人事”即是“不废天地鬼神之道”,在此基础上提出盛衰之理“岂非人事”的历史盛衰观,历史编纂实践奉行“书人不书天”的撰述原则,对人事如何决定历史盛衰作出了系统阐发。在道德史观上,欧阳修以家正、婚娶正,进而提出“事无不利于正”的易学思想为指导,肯定“道德仁义,所以为治”,以道德作为历史评判标准,大力宣扬“女祸”思想,提出礼乐治民的重要性,历史编纂秉持道德标准。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