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畜禽粪污治理对促进乡村生态宜居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厘清畜禽粪污治理运行机理,本文将畜禽粪污治理模式分为一体化、就近还田和集中处理多种模式,对11个省市、611位养殖户、549位种植户及18个案例的126名主要利益主体开展调研,首次将调研对象覆盖到主要模式类型和全链条参与主体,系统剖析不同治理模式实践情况。研究发现,3种模式各有利弊,适用条件也不尽相同。一体化能实现产权明晰、便于监管但维持内部种养动态平衡难度较大,适用于易获取农地地区;就近还田可实现短距离小范围消纳,工艺简单易操作,但易受种养两业多方因素影响,且难保质量,适用于施用有机肥意愿较高、财政实力较弱的地区;集中处理可降低养殖户成本、保障资源化产品质量、短时间内实现生态效益,但对政府治理能力和项目主体经济实力要求较高,适用于粪源稳定量多、项目主体运营能力和经济实力较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和财政实力较高、种植户施用意愿较强、社会化服务体系较完善的区域。畜禽粪污治理模式实践应关注资源化产品质量、还田环境风险和有机肥施用市场培育,建议通过搭建闭环式监管链条、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加强补贴扶持力度、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来促使畜禽粪污治理向多元共治、全量化利用、经济高效适用和市场化运作方向转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