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提高妊娠合并原发性肝癌诊断率,改善母儿不良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3例妊娠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妊娠合并原发性肝癌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与妊娠期生理改变及妊娠期特有疾病相似,导致妊娠合并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困难。病例1:乙肝病史4年,孕早期出现血小板计数(PLT)为63×109/L、肝功能持续轻度异常、中孕期唐氏筛查开放性神经管畸形高风险[甲胎蛋白(AFP)为128.8ng/mL,AFP校正:2.68MOM],均考虑与产科疾病相关,直至孕36+3周妊娠合并原发性肝癌诊断明确,孕37周剖宫产终止妊娠后转消化科治疗。病例2:乙肝病史9年余,原发性肝癌病史6年,停经4个月发现妊娠,中孕期唐氏筛查开放性神经管畸形高风险(AFP为962.76IU/mL、AFP校正:29.70MOM),考虑肝癌复发,建议终止妊娠,患者拒绝,于孕33周促胎肺成熟后剖宫产终止妊娠,术后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病例3:乙肝病史9年,因"反复乏力伴腹胀9年,呕血1周"行腹部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CT)中发现妊娠,胎儿超声:活胎,相当于孕25+6周,PLT为37×109/L;肝功轻度异常、凝血酶原时间为18.00s、AFP为372.2ng/L,全麻下剖宫取胎术+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曲张静脉栓塞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结论妊娠合并原发性肝癌多见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加强对HBsAg阳性患者的孕前咨询、孕期监测管理,重视乙肝标志物、影像学及血清AFP的综合检测,可提高妊娠合并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便于优化管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