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耍孩儿】是一支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曲牌,在长期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共形成北曲类型、南曲类型、俗曲类型三种。其中,俗曲类型【耍孩儿】是形成最晚、但明末清初以来得到空前传播与发展的一类。该类型的【耍孩儿】在保持其基本文辞格律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广大区域内多种音乐体裁与品种的利用与改造,在调式与调性、板式与速度、演唱方式、表演形式、角色行当、伴奏乐器等多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变化形式多样、表现力极其丰富的俗曲类型【耍孩儿】系统。根据“核心性乐音进行模式”[2]及调式特征,俗曲类型【耍孩儿】又可进一步分为“宫调式类型”“徵调式类型”“羽调式类型”“宫、徵调式并置类型”“商、徵调式并置类型”等五种。该曲牌的发展、衍化历程是曲牌音乐发展的一个缩影,为今人更深入地认知我国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具体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