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揭示桃叶珊瑚Aucuba chinensis果实与种子发育的规律,以湖南省桑植县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桃叶珊瑚为研究对象,对其果实与种子在发育过程中的外部形态、胚与胚乳的形态变化等进行研究,并分析形态变化与原生境的温度、降雨量等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从4月坐果到次年4月完成自然脱落,果实发育共经历13个月,果实脱落晚于翌年雌花开放和坐果。(2)果实长度、宽度、果皮厚度等变化均经历了“慢–快–慢–快”4个阶段,生长发育呈典型的双“S”型曲线;生长期Ⅰ阶段为果实生长的关键时期,果形指数由2.63降至1.57。(3)果实颜色转变过程中红色值先增后稳,蓝色与绿色色值先增后降,果实变红体现为绿、蓝色值迅速下降。(4)胚和胚乳生长与果实发育同步,生长期Ⅰ阶段仍是胚乳发育的关键时期,胚长宽比由1.83增至2.56;胚乳的发育为无明显浆状期的细胞型。(5)花冠凋落后的第13个月,仍有约77%的胚呈鱼雷型。(6)温度与果形指数和胚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降雨量与胚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果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基于以上结果,我们认为桃叶珊瑚果实发育具有明显的花果同期和果期重叠现象,水热条件的限制可能是其果实与种子发育缓慢并影响种苗建成的主要原因。同时,果实脱落时多数种胚未完成分化,这意味着其种子发育需经历后熟,具有形态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