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源自印度,成于中土,具有突出的文化交融特色。文章通过考察真觉寺塔的建筑形制、图像秩序与空间意义塑造之间的整体性关联,特别是梵文陀罗尼与五方佛图像的空间秩序问题,分析了真觉寺塔的本土化表达途径。透过以释迦佛与五方佛意义塑造为核心的"混合"特征和以汉地佛寺空间内容与秩序为关键的"置换"现象,分析了明代早、中期设计者以外来建筑形制为基础,通过图像与空间的系统化组织,重塑建筑造型和空间意义的过程。由此亦梳理了外来元素与既有信仰、习俗、审美碰撞博弈,最终融为一体的现象。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