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计数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COP-NLR)评分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计算SII和COP-NLR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治疗前SII的最佳临界值,比较不同SII、COP-NLR评分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SII、COP-NLR评分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SII最佳临界值、COP-NLR评分标准将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低SII组(46例)和高SII组(48例),低COP-NLR组(0-1分,45例)和高COP-NLR组(2分,49例)。高SII组、高COP-NLR组TNM分期Ⅳa期、淋巴结转移、颅底侵犯比例高于低SII组、低COP-NLR组(P<0.05)。高SII组、高COP-NLR组的5年OS明显降低(P<0.05)。TNM分期Ⅳa期、SII升高、COP-NLR评分升高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高SII、高COP-NLR评分与恶性病理特征和低生存率有关,SII、COP-NLR评分可作为局部晚期鼻咽癌预后预测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