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左室心肌运动的同步性。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分别于PCI术前、术后5 d及术后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并存储心尖3个长轴切面和左室系列短轴切面图像。测量收缩期及舒张早期纵向应变率的达峰时间(TS-SRL,TE-SRL)及径向应变率的达峰时间(TS-SRR,TE-SRR),计算各节段收缩期及舒张早期应变率达峰时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和标准差,比较PCI前、后各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及术后5 d比较,术后1个月纵向应变率收缩期达峰时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TSL-diff)和标准差(TSL-SD)及纵向应变率舒张早期达峰时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TEL-diff)和标准差(TEL-SD)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径向应变率收缩期达峰时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TSR diff)和标准差(TSR-SD)及径向应变率舒张早期达峰时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TER-diff)和标准差(TER-SD)亦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脏不同步性指数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良好的负相关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着左室收缩和舒张同步性的异常,STI技术对评价左心室同步性和介入治疗后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