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黄佐临导演在文华影业公司从事电影创作虽然短暂(1946—1951),却为中国电影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夜店》、《表》、《腐蚀》等,他执导的影片大多改编自文学作品,在电影改编的创作上,他以其"本土化"和"影像化"的独特方式,将国、内外的优秀文学搬上了中国的银幕。本文重在回溯黄佐临导演对苏联文学作品《表》的"本土化"电影改编,从《表》这部儿童文学被引入中国,到多位中国导演想要将这部小说"本土化",这部影片承载着许多中国电影工作者"启发国民、启蒙儿童"的电影梦想。黄佐临导演最终完成了《表》的"本土化"再造,他重构了人物与故事情节,融入了其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令这部改编自苏联文学的影片具有了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