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古代文论传统的求"真"观念之所以呈现出节制性的特点,就在于中国古代的文化是基于文言言说的高雅文化,文学主体是肩负主流意识形态宣教责任的、传承高雅文化的、参与现实政治的文人士大夫。因此,在传统的文学真实性观念中,"真"需要受到意识形态、高雅文化和政治正确性的制约。这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的真实都能够毫无节制地进入文学书写。而明代以"真"论文学打破了这一节制性的写真实的文学观念。新的求"真"观念从文学主体、文学写作过程和文学之美以及文学本身的真实性判断等方面,均超出了传统的规约,而展现出颠覆性的特点。这种颠覆动摇了传统的高贵的、雅正的文学与世俗世界之间的界限,但也带来了文学真实与现实真实界限模糊的新问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