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明确贺兰山东麓灌淤潮土类型土壤的葡萄种植灌水方案。【方法】以18 a生"赤霞珠"为试材,研究了4种灌水量(5 247.38 m3/hm2(CK)、4 497.75 m3/hm2(T1)、3 748.13 m3/hm2(T2)、2 998.50 m3/hm2(T3))对"赤霞珠"新梢生长、结果母枝不同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转色期叶水势日变化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减少灌水量显著降低了新梢生长量,树体上部和中部新梢生长受影响的程度显著高于树体下部;随着灌水量的减少,随枝条节位的增高,叶片净光合速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果实发育的4个关键期,T2处理净光合速率最高值比CK依次降低了11.07%、15.01%、9.58%和17.15%,而T3处理的成熟期净光合速率最高值比CK降低了30.23%,减少灌水量显著降低了叶水势;对于果实品质,在果实膨大期控水对果实单粒质量影响最大,成熟期的T3处理的单粒质量比CK降低了14.69%,控水显著增加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量,T3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CK提高了4.92%,花后107 d时,T1、T2处理和T3处理的可溶性总糖比CK分别增加了4.71%、3.52%和5.02%,成熟采收时T2处理的总酚量和单宁量分别比CK提高了8.56%和5.39%,而T1、T2、T3处理的可滴定酸量分别比CK降低了10.13%、15.00%、15.00%,适度减少灌水量促进了果实中总酚和单宁量的积累,显著降低了可滴定酸量,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结论】综合果实产量和品质,贺兰山东麓芦花台地区"赤霞珠"葡萄推荐灌水方案为T2处理,即生育期灌水量为3 748.13 m3/hm2。
-
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种质资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