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海拔高度气象条件对枇杷冻、热害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作者:魏华兵; 陈正洪*; 何华平; 王会良; 罗翔; 姜娥; 张鹏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21, 60(24): 130-13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24.031

摘要

基于2020年5月湖北省枇杷主产区通山县不同种植高度枇杷的随机抽样调查和果实品质测量结果,结合通山县枇杷种植区的气象要素垂直分布特点,分析了海拔高度对枇杷冻、热害与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并对其实质性的气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枇杷的冻、热害随海拔高度存在规律性变化,总体上冻害随海拔升高而加重,热害随海拔升高而减轻。但在海拔150~250 m的丘陵山坡逆温区,冻害程度出现明显下降;在海拔120 m以下的1 km左右的库周区域,热害程度呈现下降趋势。山地逆温和水体温度效应会影响不同海拔高度的极端低(高)温的分布,山地逆温层的枇杷冷害程度变轻,靠近水体区域的热害情况明显变少。(2)单果重、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等品质指标随海拔高度存在规律性变化,其中,单果重与果实生长期15~20℃平均气温天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平均气温≥25℃天数、可滴定酸含量与果实膨大期气温日较差的相关性显著,是果实品质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实质气象影响因子。

  • 单位
    湖北省气象局;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