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诱导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S100B钙结合蛋白β(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并随机分成AKL组、AKM组和AKH组,每组35例。3组患者分别采用0.3、0.4和0.5 mg/kg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行全麻诱导,待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5μg/kg,顺阿曲库铵0.2 mg/kg,肌肉松弛时进行气管插管。3组患者均使用七氟烷加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七氟烷肺泡最低有效浓度(MAC)值为0.5~0.8,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血浆浓度为2~4 ng/mL,每隔40 min追加顺式阿曲铵0.6mg/kg。监测3组患者全麻诱导前(T0)、诱导药物注射结束时(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即刻(T3)、气管插管后5 min(T4)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测定术前第1天(D0)、术后即刻(D1)、术后第1天(D2)、术后3天(D3)及术后5天(D4)血清TNF-α、IL-6、S100β、NSE水平,并统计POCD发生率。结果 3组T0、T1、T2、T3、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SBP、DBP、HR有差异(P <0.05);(2)3组SBP、DBP、HR有差异(P <0.05);(3)3组SBP、HR变化趋势无差异(P>0.05),DBP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3组D0、D1、D2、D3、D4时血清TNF-α、IL-6、S100β、NSE水平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血清TNF-α、IL-6、S100β、NSE水平有差异(P <0.05);(2)3组血清TNF-α、IL-6、S100β、NSE水平有差异(P <0.05);(3)3组血清TNF-α、IL-6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S100β、NSE变化趋势无差异(P>0.05)。AKH组D2、D3时POCD发生率低于AKL组、AKM组。3组D4时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谵妄、口咽分泌物增多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 mg/kg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行全麻诱导可有效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明显减少术后炎症因子产生,显著降低术后血清S100β、NSE表达水平及早期POCD发生风险。
-
单位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