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移植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对个体化治疗的指导意义及转归。方法回顾性研究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30例移植肾脏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移植肾活检,依据Banff 2007标准确立诊断。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移植肾病理结果,个体化调整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并长期规律随访,分析预后。结果 330例患者行移植肾活检术,穿刺成功率为100%,而且穿刺后未出现移植肾动静脉瘘、大出血及对肾功能有严重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移植肾脏病的病理表现呈多样性,肾移植术后早期主要以急性排斥反应、急性肾小管坏死等为主;随着肾移植时间的推移,移植肾病理以慢性排斥反应、慢性移植物肾病、移植肾小球病、移植肾交界性病变、钙调蛋白酶抑制剂肾毒性等慢性病变多见;IgA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等原发肾病复发或新发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有患者出现感染性相关肾损伤包括BK病毒相关性肾病、间质性肾炎等;还有少数患者出现移植肾凝固性坏死、草酸盐肾病、C1q肾病、肾淀粉样变等病理类型。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针对不同的移植肾脏病患者给予个体化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总体效果满意。随访中发现,失访5人,失访率为1.52%(5/330);移植肾功能衰竭27例,发生率为8.31%(27/325);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82%(6/325);其余292例移植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稳定。结论移植肾活检安全、可靠,早期行移植肾活检有利于正确认识移植肾脏病的原因,为评估移植肾损伤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组织病理学依据。采取基于移植肾临床病理特点的个体化、规范化治疗方案,有利于改善肾移植受者的长期预后。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