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国"素养本位教师教育"(CBTE)之所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一方面有着增强教师教育的职场相关性以应对问责的社会需要,另一方面也有着行为主义与系统论提供的理论支撑。CBTE作为一种"结果本位教师教育",视素养为"做事的能力",将教师素养界定为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体现的是鲜明的聚焦工作特征的输出取向和注重标准达成的规范取向。CBTE运动以对教师的工作角色进行功能分析的方式选择教师素养,并以明确的、可观察的职场表现术语予以呈现和规定。而且CBTE运动基于扩大教师教育的决策基础的立场,强调让更多的人参与教师素养的选择与确定。CBTE所透示的增强教师教育的职场相关性、促进教师教育由教向学的转变、推动教师和教师教育者的循证实践等意识或理念,符合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但是CBTE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教师素养的概念界定清晰度不够,而且取向存在一些偏颇;所选择的教师素养清单不够简明,而且缺乏可靠的效度验证。这些问题也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CBTE逐渐衰落的部分原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