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以阜新露天矿排土场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被下不同土层土壤演变规律,为排土场生态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通过对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含量变化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分析排土场区植被-土壤协同演变过程中土壤养分循环规律及影响机制。[结果]4种植被类型土壤SOC、TN、TP和TK含量分别为22.25~51.31、0.57~1.52、0.35~0.67和23.37~38.94 g/kg,不同植被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裸地对照,表明植被对研究区土壤养分有一定改良作用。土壤养分含量呈表层富集现象,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SOC、TN、TP、TK含量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的差异逐渐变小。表层SOC、TN、TK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榆树>杠柳>狗尾草>猪毛菜>裸地,TP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榆树>猪毛菜>狗尾草>杠柳>裸地;4种植被类型土壤C∶N、C∶P、C∶K和N∶P平均值分别为39.56、64.35、1.10和1.64,且表层土壤全量比值差异显著。[结论]在排土场土壤演变和形成过程中,不同植被类型影响土壤养分含量,该排土场生态系统中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是制约生态恢复的原因之一,并且不同植被对生态环境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
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