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早期,受民俗学、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等的影响,现代民间文学学科具有了多学科取向。此后的一百年里,诗学研究若隐若显地随着民间文学学科的嬗变而延续下来,成为我们理解现代民间文学学科属性的诗学逻辑。刘锡诚的民间文艺学的诗学研究正是在这一学科史背景下展开的理论总结,也是对近四十年来民间文学的民俗学、人类学取向越来越显著的学科反思,基本观点有:从体裁学出发,在历史文化语境中理解民间文学;坚持“双重文学观”,探索民间文学不同于作家文学的诗学特征;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中国的多民族史诗为世界史诗谱系增添了新样式;神话是史前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始诗歌与原始乐舞共生。刘锡诚诗学观具有深刻的学科启示价值,体现了现代民间文学学科嬗变中的诗学传统,是对民间文学诗性智慧的学术史高扬,也是对构建中国民间文学诗学理论体系的有益探索。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