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和比较华法林浓度和PT-INR监测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1日2015年8月30日于我院心内科住院部就诊的房颤患者50例纳入治疗组,于我院体检中心随机选择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于服药后第2、4、6天采集血液,采用高效液相法监测华法林浓度,生化分析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随着时间推移PT-INR值逐渐升高,华法林浓度先增高后降低,其中第4、6天与对照组和治疗第2天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好转,除第6天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外,其余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与第2天相比,第4、6天均明显降低(P<0.05)。华法林浓度和PT-INR值与血液流变学均为正相关,ROC曲线面积由PT-INR值、华法林浓度和华法林浓度+PT-INR值依次增高(P<0.05)。结论华法林是改善房颤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华法林浓度监测对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比PT-INR监测更为有效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