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同思维态度下的榜样教育实践有着不同的发生机制。自然思维态度下榜样教育的发生机制以"模仿"为核心,认为榜样教育是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榜样人物的好的行为。哲学思维态度下榜样教育的发生机制以"追随"为核心,认为榜样教育是教师促成学生追随榜样人格。自然思维态度的经验性存在设定使得模仿式榜样教育容易出现经验主义、工具主义、单向度和表面化偏向,影响榜样教育效果的实现。转换思维态度可以避免以上偏向,深化榜样教育理论,完善榜样教育实践。向追随式榜样教育的回归需教师厘清榜样与范本关系,体认榜样的原发生成,正视反像的教育价值,促成学生满怀爱意的榜样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