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是布鲁杆菌侵袭腰椎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早期、恰当地诊疗是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治愈的关键。但该病早期仅有腰背痛、午后高热、大汗等非特异征象, 如患者出现上述症状, 流行病学有直接或间接牲畜接触史, 且MRI可见椎体或椎间隙炎性浸润, 则应考虑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早期感染的可能。中晚期综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 结合腰椎病变椎间隙变窄, 椎体和椎间盘信号异常, 骨质破坏及硬化, "花边椎", 可见死骨和局限性椎旁脓肿等影像学表现, 对该病做出诊断并不困难。但此期患者往往因骨质破坏出现腰椎不稳等严重表现, 重点在于手术干预。手术治疗以病灶清除+固定为基本原则, 术中减少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等骨与韧带结构的损伤并给予坚强固定, 将有助于该病的彻底治愈。通过检索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相关文献, 着重从病原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各期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及保守与手术治疗等方面对该疾病进行阐述, 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