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患者采用湿性愈合理论护理干预是否能加快坏死皮瓣的修复,以期为该类患者坏死皮瓣的处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乳腺癌术后切口皮瓣坏死9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皮瓣坏死后处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坏死皮瓣给予湿性环境处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换药方法处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皮瓣坏死2周的愈合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的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单核细胞比值;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愈合情况;比较两组对于治疗舒适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治疗1周和2周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CRP和白细胞/单核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治疗1周和2周时,观察组患者CRP和白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皮瓣坏死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周内观察组患者皮瓣坏死面积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2周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治疗中,湿性愈合理论的应用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皮瓣坏死,且患者更易接受,可优先使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