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中国29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1995至2018年数据,以2010年为阶段分界点划分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演化阶段,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采用2010、2018年数据分析创新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构建线性回归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解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在1995至2010年为初步发展阶段,2010年之后为快速增长阶段;(2)创新基础设施空间分布不均匀,符合胡焕庸线的分布规律,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是东部核心区,其中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分布整体呈"H"型,科教基础设施从北京为单核心演变到北京、上海双核突出,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形成北京- 天津、上海- 杭州、广州- 深圳的双核心共生结构;(3)创新基础设施空间分布具有一定集聚现象但集聚度较低,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及个别省份的发达城市;(4)总体上,财政政策和创新企业对创新基础设施影响最大,其次是创新人才和金融发展水平。由此提出未来中国城市创新基础设施发展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创新资金投入和扩大对外创新开放程度,营造活跃的创新环境以及完善创新机制等对策建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