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西安疫情管控期空气监测数据,分析PM2.5和O3的时空序列特征,从PM2.5源解析、O3前体物VOCs溯源、气象要素和区域传输方向探讨污染成因。结果表明:①管控期PM2.5和O3分别同比上升20.39%和23.72%,其他参数均下降;与管控前后时期相比,管控期PM2.5和PM10日均值协同变化趋势减弱,O3和NO2此消彼长趋势增强;相比去年同期,PM2.5小时值升高11~19 μg·m-3,O3小时值夜间18:00~23:00升幅增大,为10~19 μg·m-3。②污染物浓度变化呈现一定的空间聚集协同性;受地形及植被阻滞吸附影响,PM2.5污染集中在北部,由于城郊NO2滴定效果弱于城区,表现为南部郊区O3污染较为严重。③管控期移动源对PM2.5贡献降低,化石燃料燃烧源和工艺过程源贡献升高;为防控疫情大量喷洒强氧化性的消杀剂使得含氧VOCs的体积分数升高,占比86.02%,O3前体物VOCs中乙醛、丙醛和丁烯醛是优先管控物种;气象要素对于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并非简单线性关系,在RHP25区间,O3浓度平均值随T升高而升高;聚类分析表明与其他时期相比,管控期本地贡献率较高,为32.80%,由于管控期O3激增促进PM2.5的二次生成,区域重污染传输增强了PM2.5的不降反升情况。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