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刘向序次《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今所见《列女传》共分为七类,即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孽嬖。据《汉书·艺文志》班固自注所引,此书名为《列女传颂图》,顾名思义,全书可分为三大部分——传、颂、图。传乃《列女传》的正文;颂是各篇篇末的一段文字,有概述列女故事的作用;图则为列女图。内蒙古和林格尔地区东汉墓壁画、山东嘉祥的武梁祠汉画像石、北魏司马金龙出土屏风皆见绘画列女图像,可与《列女传》故事相配合,但终非附书而行之本子。郑振铎、白化文皆提及明朝尤其是万历年间,乃中国古代木刻版画的黄金时代,作为书籍插图,几乎遍及各种各样的书籍之中。刘赛亦指出多种坊刻插图本或插图改编本《列女传》也应运而生。本文选取了余文台三台馆刊本、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鲍氏知不足斋印明万历刻本、清道光五年(1825)阮氏摹刊南宋建安余仁仲本、四部丛刊本(据上海涵芬楼借长沙叶氏观古堂藏明刊有图本影印)等,以《列女传·母仪传·邹孟轲母》和《贞顺传·宋恭伯姬》为例,比较传文与插图在叙事角度重点的异同,从中带出阅读《列女传》文字与图像的旨趣。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