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左联"时期,《子夜》的重要价值在于:以唯物辩证法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这一成功是左翼文学独特美学品格形成的标志,使左翼文学与五四新文学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子夜》也对"左联"的一些做法进行了调整和提升,如在提倡"普洛大众文学"时脱离中国现实的偏颇。这表现在:吴荪甫的塑造达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弥补了"左联"对典型塑造的忽视;"普洛大众文学"将工农作为理想读者,《子夜》更重视市民(大众)读者的阅读趣味;"普洛大众文学"崇尚"无产阶级的普通话"的文学语言,《子夜》则改造了"五四"白话文。这是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继承,完成了两个时代文学的创造性转换。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