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应用肝素钠与华法林抗凝致出血情况差异并构建华法林抗凝致出血风险模型。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11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对照组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抗凝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和随访6个月血栓发生率、出血发生率,进行华法林治疗发生出血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华法林致出血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性能。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国际标准化比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栓总发生率、总出血率低于对照组[3.3%(2/60)比13.6%(8/59)、21.7%(13/60)比39.0%(23/59)](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较差、抗凝知识知晓程度差、治疗依从性差、农村居住地、有嗜酒史、有吸烟史、病程长是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应用华法林发生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依据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华法林致出血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上因素对华法林抗凝致出血风险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7)。结论 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改善凝血指标,降低患者的血栓及出血发生率。通过对华法林致出血风险预测模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预期可降低出血风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