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是人类精神领域最耀眼和引人流连的部分,最初艺术创造与宗教、礼仪、道德伦理密切相关,而自现代以来,审美自律性确立了合法地位,审美价值渐渐独立于道德理性和认知理性。其中康德所论"审美无利害"的观点可以看作是这一转折的开端,艺术实践与美学理论都呈现出对更强自主性的追求,人们把回归"真"艺术当作超越世俗功利的必经之路。海德格尔提出,要让存在者的"无蔽"状态显现,以诗的本质去创建"真"。而现实的困境在于,艺术神性"光晕"的消失,阻滞了"诗意地栖居"的路途,而审美"救赎"的力量也日渐衰微,这提醒我们注意审美独立性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反思审美"救赎"论在当下时代境遇中的局限,并尝试开拓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