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舌技术与人工口尝评价相结合的银杏叶提取物掩味技术研究

作者:薛婉莹; 李红鑫; 吴婧楠; 孙常胜; 李思潼; 马宏瑞; 陈晓娇; 孙腾跃; 郭杏梅; 蔡程科*; 王洪飞*
来源:中南药学, 2022, 20(08): 1799-1803.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掩味剂单独使用对银杏叶提取物的掩味情况,寻找苦味评价方法。方法 以银杏叶提取物水溶液为苦味药物研究载体,以苦度降低值为指标,运用经典人工口尝和电子舌评价法比较纽甜、甜菊苷、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的掩味效果,并选取不同的浓度,考察加入掩味剂后溶液的苦度变化。结果 纽甜在质量浓度范围为1.25~5 mg·mL-1时对于银杏叶的掩味效果变化最为显著(P<0.05),三氯蔗糖和阿斯巴甜对银杏叶的掩味效果也比较显著(P<0.05),甜菊苷对银杏叶没有明显的掩味效果。结论 纽甜对银杏叶提取物的掩味效果最好,但纽甜质量浓度超过3.75 mg·mL-1时,过于甜腻不能被大多数口尝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