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恒清Ⅱ号方(HQ)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1)双转基因小鼠作为AD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HQ组,同月龄、同背景的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HQ组小鼠每天给予恒清Ⅱ号方40 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每天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均为每日1次,连续灌胃8周。灌胃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区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第1天至第4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EL)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天、第2天,与模型组比较,HQ组小鼠EL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第4天,与模型组比较,HQ组小鼠EL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天至第4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定位航行路径长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天、第2天,与模型组比较,HQ组小鼠定位航行路径长度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第4天,与模型组比较,HQ组小鼠定位航行路径长度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跨越平台的次数(NCP)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HQ组小鼠NCP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PI3K、Akt、p-Akt、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HQ组小鼠PI3K、Akt、p-Akt、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恒清Ⅱ号方可以改善APP/PS1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增强自噬而发挥抗AD作用。

  • 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 上海市中医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