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网络认知行为疗法(internet-based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iCBT)对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检索iCBT治疗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RCTs,提取数据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运用RevMan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个RCTs,5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评分降低更多,3个结局指标SCAS-C、 SCAS-P、CSR-ADIS干预后的合并效应量分别为[MD=-5.22,95%CI(-8.16~-2.27),P<0.01]、[MD=-7.28,95%CI (-9.72~-4.85),P<0.01]、[MD=-1.36,95%CI (-1.61~-1.1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iCBT可有效改善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与试验组随访前相比,试验组的焦虑症状评分随着随访时间(3~12个月)会持续降低,三个结局指标SCAS-C、 SCAS-P、CSR-ADIS长期随访后的合并效应量分别为[MD=-4.71, 95%CI (-7.34~-2.08), P<0.01]、[MD=-5.07,95%CI (-7.26~-2.88),P<0.01]、[MD=-1.57,95%CI (-1.91~-1.2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iCBT对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有长期疗效。患者和其父母(照料者)对iCBT的治疗满意度(满分为5分)分别为(3.25±0.88)分、(3.45±0.80)分,认为“治疗方案有帮助”的比例分别为85.19%和83.33%,表示“愿意把治疗方案推荐给其他人”的分别为79.63%和85.90%。结论 ICBT可改善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并在国内开展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RCT。

  • 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