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常州词学和吴中词坛存在“词律宜严”的共识。清末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等主流词坛代表人物承其遗绪,高度重视声律,甚至出现了过于严格的倾向,这造成了对“知律”的焦虑,也抬高了创作的门槛。然而,他们的主张与创作实践之间又存在鸿沟。王蕴章、吴梅等人在民初词坛鼓吹严苛声律观念,但他们所建构的“宋人之成法”并不符合文学史实。到20世纪30—40年代,词学界普遍关注这一问题,或坚定维护,或激烈抨击,或受其制约,或寻求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