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根据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实际,探索不同轮作模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库活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为减少马铃薯连作障碍、遴选适宜的轮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绿肥作物春翻—绿肥作物夏翻—马铃薯、绿肥作物春翻—绿肥作物春翻—马铃薯、向日葵—向日葵—马铃薯、燕麦—向日葵—马铃薯,代码分别为LCLXM、LCLCM、XXM、YXM,对比分析不同轮作模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库活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马铃薯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速率、块茎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干物质平均积累速率、干物质快速积累期持续时间均表现为LCLXM>LCLCM>YXM>XXM;马铃薯库活性则表现为LCLXM>LCLCM=YXM>XXM;LCLXM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分别较YXM和XXM处理增加了10.54%和15.46%,LCLCM处理较XXM处理增加了12.20%,YXM处理的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库活性和产量均居中。【结论】综合考虑干物质积累、库活性和产量等各方面性状认为,适合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种植的轮作模式为绿肥作物春翻—绿肥作物夏翻—马铃薯、绿肥作物春翻—绿肥作物春翻—马铃薯和燕麦—向日葵—马铃薯3种轮作模式。

  • 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