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后循环缺血既往被定义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近年来国内外已普遍用前者取代,有文献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由后循环缺血引发的病例占比约20%[1],其以头晕、视物旋转等为主要症状,也将这种眩晕症状称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相比前循环来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更高的风险[1]。西医根据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发病特点主要采用血管扩张剂、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针对性治疗,但疗效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部分患者疗效局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