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调查南海北部陆坡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及其速度特征,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该海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四分量(4-Component,简称4C)海底高频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简称OBS)测量。本文对该局在该海域采集的四分量OBS站点地震数据进行成像处理。处理的关键步骤包括重定位、重定向、水陆检合并、镜像偏移。站点的重定位与重定向是使得四分量数据正确归位。水陆检合并是指水检和陆检的匹配,相加和相减分离上行波和下行波。上行波用于常规成像,下行波可用于镜像偏移。由于节点稀疏,上行波的常规成像无法识别天然气水合物分布。镜像偏移是利用检波点的下行波进行成像,既改善浅地层的构造照明,又提高了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成像精度,可建立精确的速度模型。通过下行波成像,镜像偏移剖面构造特征清晰,分辨率高,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识别标志-似海底反射(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ion,简称BSR)与高分辨率剖面和速度特征相吻合。
-
单位国土资源部;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