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肝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PMV)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DCD肝移植手术的93例成年受体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转入ICU后的机械通气时间将其分为PMV组(机械通气时间> 24 h,38例)和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24 h,5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资料以及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移植术后PMV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93例肝移植受者中有38例发生PMV,发生率为40.9%(38/93)。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ChildPugh评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输红细胞悬液量、输冷沉淀量,术后入ICU 1 h内PLR、纤维蛋白原、APTT、尿素氮、血小板计数,术后入ICU 24 h内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和术后次日PL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上述指标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入ICU 1 h内PLR [比值比(OR)=0.994,95%置信区间(CI)(0.988,1.000),P=0.043]和入ICU 24 h内APACHEⅡ评分[OR=1.270,95%CI(1.006,1.604),P=0.045]均为肝移植术后PMV的影响因素。PMV组患者术后住院病死率为18.4%(7/38),而对照组术后住院无患者死亡,PMV组患者术后住院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此外,PMV组患者术后ICU住院时间[5.0(3.0,10.8)d vs. 2.0(2.0,3.0)d,Z=5.598,P <0.001]及机械通气时间[91.0(48.8,171.8)h vs. 20.0(17.0,24.0)h,Z=8.180,P <0.001]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结论术后入ICU 1 h内PLR、入ICU 24 h内APACHEⅡ评分是DCD肝移植术后PMV的影响因素。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