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经常受到病原菌的侵害,严重影响作物产量。MYC2属于bHLH家族转录因子,在茉莉酸介导的信号途径中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前期工作中,通过对MYC家族进化树分析,找到了与拟南芥同源的玉米基因ZmMYC2。本研究克隆了ZmMYC2,该基因全长2118 bp,编码705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核。RT-qPCR分析表明, ZmMYC2在玉米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诱导表达模式分析表明, ZmMYC2可以响应茉莉酸(jasmonic acid, 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和乙烯(ethylene, ETH)的诱导。在50μmol L–1茉莉酸处理的培养基上,过表达拟南芥的根长显著短于野生型,突变体拟南芥的根长显著长于野生型,回补材料拟南芥根长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对过表达ZmMYC2拟南芥材料接种丁香假单胞杆菌(psedumonas syrinage pv.tomato DC3000,Pst DC3000),野生型、突变体和回补拟南芥相对于过表达表现出较好的状态,推测ZmMYC2降低了拟南芥对病原菌侵害的防御能力。接种前,外源施加茉莉酸激素,过表达拟南芥叶片死亡面积和叶内含菌量均有所减少,茉莉酸激素增强了ZmMYC2对病原菌侵害的抵抗能力。亚细胞定位显示,ZmMYC2为核定位蛋白。酵母双杂交表明ZmMYC2可以与JAZ蛋白中的JAZ1和JAZ3相互作用。茉莉酸、水杨酸和防御基因以及细胞程序性死亡基因的表达量分析表明, ZmMYC2负调控PDF1.2的表达,正调控PR1、MED25、COI1以及细胞程序性死亡基因HIN1的表达。综上所述, ZmMYC2通过与JAZ1和JAZ3相互作用,参与茉莉酸信号的转导作用,降低了拟南芥对病原菌胁迫的抵抗能力。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