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幼儿及其教师的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方法随机抽取杭州市5所幼儿园>4岁的400例幼儿和150例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所有幼儿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计算龋齿患病率;并根据是否患龋齿分为龋齿组与健康组,比较两组幼儿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的差异;根据教育程度将教师分为高等教育组与未接受高等教育组,比较两组教师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的差异;并对影响幼儿龋齿发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患有龋齿的幼儿155例,龋齿患病率为38.75%。龋齿组饭后吃糖需漱口回答正确率(22.58%),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回答正确率(43.78%),吃糖易患龋齿回答正确率(38.06%),牙痛就医回答正确率(23.23%)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在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时长超过3min、竖起刷牙是正确的刷牙方式、使用质软刷毛牙刷、细菌产酸造成龋齿、窝沟封闭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同意幼儿窝沟封闭等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方面均高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P<0.05)。母亲接受过高等教育(OR=3.247,95%CI:2.5428.881)、老师接受过高等教育(OR=2.535,95%CI:1.97510.154)、早晚刷牙(OR=4.242,95%CI:2.3548.641)、使用含氟牙膏(OR=2.276,95%CI:1.5855.671)、定期检查牙齿(OR=1.986,95%CI:1.1079.518)、窝沟封闭(OR=5.683,95%CI:2.6856.629)是幼儿发生龋齿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幼儿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直接影响幼儿龋齿的患病率,需加强对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教师口腔保健知识的教育。

  • 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