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西文艺理论双方的主体性地位,处于强势地位的主体强调“求同”,通过寻求价值的普遍性来彰显自我;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强调“求异”,通过寻求价值的特殊性来彰显知识自我更新的动力。强势的一方,往往掌握着主动性和支配性;弱势的一方,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和跟随。中西文艺理论相互学习,彼此借鉴,表现为相互引介、接受和传播,最终形成“中学西渐”或“西学东渐”主导的时代模式。近代以降,我国古典文艺理论面临失去主体性、话语权的风险。我们要构建中国特色文艺理论话语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将西方汉学视为参照物,开展语言外推和实践外推,摆脱西方文艺理论历史虚无主义的发展倾向,以提升中国文艺理论的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