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弗雷斯尼洛贱金属-银矿床由交代的柱状、席状和浸染状硫化物矿体,以及赋存于白垩纪海相沉积岩和火山岩中的脉状矿体组成。该矿床以石英二长岩岩株为中心呈带状分布,离岩株越近越富集贱金属,但Ag的含量却越亏损。靠近该岩株的围岩发生了硅化和钙质硅化蚀变作用,局部被硫化物交代。而脉状矿体的围岩由远及近依次呈现出钾化、绢英岩化、泥化和青磐岩化蚀变。柱状、席状矿体和深部矿脉中的石英和方解石均一温度范围为240350℃,浅部矿脉中的石英、方解石和闪锌矿的温度范围为140275℃。柱状、席状和脉状矿床中的S同位素分析显示,方铅矿δ34S值介于-4.1‰-8.0‰之间,而闪锌矿介于-2.0‰-5.0‰之间。S同位素差异的出现可能与成矿流体p H值的轻微变化或氧逸度的增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