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山东省67所高校124个校区的调研数据,对高等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的时间演化特征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系统阐述,定量化探讨影响教育用地集约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①1949—1977和1999—2009年是山东省高校校区建设的两个高峰时段,受校区教育用地规划留白及建设滞后性影响,1999年前建设的高校校区平均集约度基本稳定在较高水平,此后建设的校区教育用地整体利用情况趋于粗放。②山东省高校校区集中分布在地级市的市辖区,以中等集约度的区县数量最多,沿鲁西南、鲁中和鲁西北呈"西南—东北"向分布,山东半岛地区的教育用地集约度较高,鲁南地区普遍较低。③初步确定高校基本信息、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区位条件以及政企资金支持等5个目标层10项因子作为影响高等教育用地集约度空间分异的探测因素。山东省的实证结果显示,高校基本信息层的要素解释效果明显强于其他要素,影响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均能增强对用地集约空间分异的解释力。在土地经济效益较高、校区建设时间较早且校区占地面积较小的地区,教育用地更为集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