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固定术后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白利永; 谢添; 鲁攀攀; 李荥娟; 陈翔溆; 张元维; 石柳; 邹继红; 任利群; 邱晓东; 孙杰; 崔颖; 陈辉; 王浩; 赵雅宽; 田楚伟; 芮云峰*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2, 24(09): 779-785.

摘要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固定术后1年的病死率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采用MDT模式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的15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41例, 女117例;平均年龄为82.5岁(65~95岁);骨折改良Evans分型:Ⅰ型15例, Ⅱ型16例, Ⅲ型35例, Ⅳ型81例, Ⅴ型11例。统计患者术后1年病死率, 对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折改良Evans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和合并内科疾病, 以及术前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和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 再将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确定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年内共有13例患者死亡, 病死率为8.2%(13/1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骨折改良Evans分型、CCI、术前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5岁(OR=0.122, 95%CI:0.018~0.834, P=0.032)、体重指数>23.9 kg/m2(OR=0.083, 95%CI:0.013~0.510, P=0.007)、CCI≥3分(OR=0.051, 95%CI:0.090~0.275, P=0.001)和术前Hb<90 g/L(OR=4.733, 95%CI:1.036~21.624, P=0.045)是MDT模式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固定术后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85岁、体重指数>23.9 kg/m2、CCI≥3分和术前Hb<90 g/L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MDT模式下髓内钉固定术后1年内容易发生死亡, 应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