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在初步鉴别微生物种类和区分病原菌与污染菌中的价值,为临床早期预警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所有分离自血流感染(BSI)患者的非重复阳性菌株534株。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34株血培养分离菌中,323株(60.5%)TTP≤1 d,454株(85.0%)TTP≤2 d,513株(96.1%)TTP≤3 d。不同微生物TTP中位值不同,从快到慢依次为肠杆菌科(0.57 d)、链球菌属(0.68 d)、非发酵菌属(0.71 d)、肠球菌属(0.72 d)、葡萄球菌属(1.36 d)、酵母菌(1.98 d)、马耳他布鲁杆菌(2.75 d)。肠杆菌科与非发酵菌属和链球菌属比较,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细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34株血培养分离菌中检出99株污染菌(18.5%),污染菌1 d内检出率为15.2%,1~2 d检出率为46.5%,2~3 d检出率为26.2%,>3 d检出率为12.1%;TTP≥1 d的可疑污染菌占84.8%。污染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9.6%)和革兰阳性杆菌(9.1%)为主。病原菌与污染菌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SI患者病原菌种类及其分布复杂,实验室可以根据TTP初步预测菌株类别,区分病原菌和污染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